
甚麼是「推廣自主語文學習(英語)一筆過津貼」及「推廣自主語文學習(普通話)一筆過津貼」?
香港政府在2024年《施政報告》中,宣布在「語文基金」預留約四億元,推出「推廣自主語文學習(英語)一筆過津貼」及「推廣自主語文學習(普通話)一筆過津貼」。這項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(SCOLAR)支持的政策,反映了政府對提升香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視。
根據教育局通函第210/2024號,每所公營學校(包括官立、資助、按位津貼及特殊學校)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將獲得總額40萬港幣的資助,分為英語和普通話各20萬港幣。
根據教育局的指引,這項津貼旨在:
- 促進自主學習能力:讓學生主動和積極參與語文學習,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規劃學習策略和進度,反思學習情況並適時調整。
- 豐富語言學習環境:透過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和策略,提高學生對英語和普通話的接觸和使用機會。
- 培養終身學習習慣: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動機,發展自主語文學習技能和元認知策略。

推廣自主語文學習一筆過津貼津貼可以怎樣使用?官方指引詳解
根據教育局的正式指引,學校可以將津貼用於以下三個範疇:
1. 採購和訂閱學習資源
政府建議包括:
- 購買或訂閱書籍/電子圖書
- 自主學習資源套、語言學習/評估應用程式、網上學習平台
- 網上學習課程
- 語言學習裝置和設備,如點讀筆、電子閱讀器
- 舉辦英語和普通話活動的相關物資,如展板、道具、獎品
注意:購買獎品的支出不可超過總開支金額的10%
2. 聘請導師或支援人員
學校可聘請不屬編制內的英語和普通話導師或非教學支援人員,用於:
- 支援學生的語文學習,製作促進自主語文學習的材料
- 設計課堂以外的學習活動
- 推動學生訂立學習目標和計劃、自我反思和監控學習過程
- 統籌/協助舉辦各類語言活動及比賽,如群體閱讀、朗誦、講故事、英語/普通話日
3. 購買專業服務
向具有專業知識的個人或專業組織購買服務,包括:
- 委託教育專家、大專院校或專業機構開發校本資源
- 製作學習影片、動畫、播客、海報和展品
- 舉辦學生活動、比賽,如話劇、相聲、廣播劇、演講比賽和交流活動

如何運用津貼推動STEAM教育?語文學習與創新科技的結合
教育局文件明確指出,學校可以將「推廣自主語文學習(英語及普通話)一筆過津貼」用於購買學習資源和設備。這正正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契機,將語文學習與STEAM教育結合。
其中一個創新的做法,就是善用津貼引入 EDU AI的多用途語文學習機械人或機械狗 —— 它同時是學習工具,也是跨學科教學的平台。
AI機械人或機械狗:語文學習與STEAM教育的橋樑
相比單純的電子書或學習平台,AI機械人(Alpha Mini)或機械狗(Unitree)能讓學生在真實互動中使用英語和普通話,而不是只停留在課本或螢幕上。
- 語文應用:學生透過指令控制機械狗,以英語或普通話設計任務流程,語言學習立即變成實際操作。再結合我們的自家平台 MegaCHAT,機械狗能化身多元化的語言教材,從音樂、故事、小百科到角色扮演(role play),全面提升語言學習體驗。
- 常識與公民教育:機械狗亦能延伸至更廣泛的應用,如模擬「機械人運動會」、展示新質生產力、或成為巡邏機械人配合國安教育科。更可在節慶中化身舞獅小將,與學生一同體驗「科技+傳統」的狂歡,寓教於樂,傳揚中華文化。
- STEAM整合:編程(Technology)、動作設計(Engineering & Arts)、數據運算(Maths)、感應器原理(Science),都能在一個項目中涵蓋。
- 多元課外活動:學校可利用機械狗舉辦英語/普通話日、文化交流活動、創意表演比賽,直接符合「津貼」的使用範疇。
換句話說,AI機械狗並不是額外的「加插」,而是一個同時符合津貼要求、又推動STEAM教育的創新方案。

案例分享:語文與STEAM的文化融合
以青衣商會小學為例,學校將 AI機械狗 融入「舞獅文化 × 科技教育」的跨學科專題:
- 藝術:規劃舞蹈動作與舞獅造型
- 語文:學生用英語及普通話介紹舞獅文化
結果顯示,學生的跨學科思維、語言表達信心、團隊協作和科技興趣均明顯提升。這正是「語文津貼」與「STEAM教育」結合的最佳示範。閱讀案例:機械狗走進青衣商會小學:STEAM教育 × 跨學科學習→

結語:把握津貼機遇,推動教育變革
「推廣自主語文學習(英語及普通話)一筆過津貼」為學校帶來40萬港元的發展資源。若能配合 AI機械狗 等創新教學工具,學校不但能滿足語文學習需求,更能實現 語言+STEAM 的跨學科教育模式。了解如何運用其他津貼推動STEAM教育→
這樣的融合,既符合政府資助的規範,又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、科技素養與未來競爭力。
歡迎立即聯絡我們,了解如何以AI機械狗方案幫助貴校規劃跨學科語文及STEAM課程!